2009年8月2日對我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. 我參加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閉幕音樂會, 擔任 "Misa Tango 探戈彌撒" 的bandoneon手風琴獨奏.
看了這篇應該就知道我絕對不是古典樂手. 真正的古典樂手常常在過這種生活, 應該不會像我這樣大書特書的吧.....
老實說, 當初丁達明先生透過Roberto Zayas的介紹找到我時, 我頗有點遲疑..... 古典樂必須忠於原著的演出和我喜歡 "彈性" 面對人生的態度不是很合 (小學二年級學鋼琴時, 老師要我照著規定的手指來按琴鍵, 我就覺得很痛苦而非常不願意照做.....學到小奏鳴曲應該是我耐性的極限了.....連音符我都想試試別的, 連拍點我都想拖一下或提前一下....又怎肯連用哪根指頭彈都要被你規定的死死的?). 得完全照譜彈很痛苦......更何況說不定曲子的難度我根本就辦不到.....樂舞會結束後的悠閒自在日子會消失.......喔.....但是又想到......台灣找不出bandoneon手會不會被瑞典人笑?(指揮是瑞典人) .......其實這也是難得的經驗, 以後說不定可以辦tango音樂會........而且Bacalov的Misa Tango實在寫的不錯......唉......優柔寡斷的我最後畢竟還是決定接了......
演出前一週的排練, 讓我稍微體會了一下古典音樂人的生活......還好只有一週的排練.....老實說, 我沒辦法以tango的心情演奏bandoneon這種樂器還過著古典音樂人的作息..... 全心演奏每個音符實在是很耗費心力與體力的事.....我喜歡我的老師Mosalini告訴我的 : "用心的彈奏每個音符, 但彈個二三十分鐘就該去喝咖啡或散步了" 不是因為我本性懶, 是這個音樂和這種樂器確實必須如此. 每多懂一點就更了解一點當年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的深意. (Algy兄! 真羨慕你可以跟Mosalini教授學兩年!)
另一件麻煩事是看指揮. 人多當然得看指揮才能整齊. 但我過去的經驗始終覺得樂團與指揮的速度好像有個時間差.....這對數位IC設計工程師出身的我真的很頭痛(小delay沒考慮清楚可能造成良率下降耶....)......尤其這次的Misa Tango總演出人數高達300人, 速度要亂很簡單, 加上負責bandoneon獨奏的我本來就喜歡玩速度即興......還好指揮Fred很有經驗, 最後演出也相當順利. (也要感謝名豎琴家陳淑杏小姐的多次指導!)
坐在獨奏的位子, 心情是有點異樣的感覺. (不能展現南郭處士的風範了....哈....) 心情一直在 "理性找尋下一顆鈕" 和 "感性詮釋下一個音" 之間反覆. 雖然演出的經驗相當多了, 但總還是不免有點緊張. 要再次感謝Bacalov寫的動人樂句, 每每能把我拉向 "用心詮釋" 的那邊多一點.......
對了~~也要感謝上半場的精采節目, 為了我而來的親友想必上半場看的很愉快的~~不然我愧疚就更多了~~感謝在我大力勸阻之下仍然來幫我打氣的諸位親友們~~
演出時的現場畫面......(感謝某不具名人士的提供)
結束時謝幕......爆笑的事來了......我一直小心的以餘光看何時要敬禮, 沒想到輪到指揮敬禮時, 我...居然也敬禮了.....Fred一定想 : "這小子居然敢搶我的掌聲~~" .......該下台時也因為看到台下瘋狂搖手的莊姐而在台上發呆了一下.......可惜得忍住.....我當時真想大聲笑出來......
演出結束後與指揮Fred合影
這次演出與排練期間受到很多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的稱讚. 希望多一點人認識bandoneon這個魔鬼的樂器; 更多一點人感受到tango的迷人~~